集群化产生强“化学反应”!青岛老化工企业整(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是青岛化工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转变。告别单纯的氯碱化工,青岛化工企业迈出了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的第一步,正式进入产业链条长、这是青岛化工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转变。告别单纯的氯碱化工,青岛化工企业迈出了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的第一步,正式进入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石油化工领域,完成了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向终端应用型化学品生产拓展的初步蜕变。
从装备到技术路线,从定位到基本格局,青岛化工在搬迁中完成了上一个十年的整体布局,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铺好了前路。
发力高端锚定新方向
世界范围内,烯烃原料轻质化、原油直接制烯烃等新技术层出,“北美页岩气”革命拓展了乙烯等原料的来源范围,大大降低了乙烯等基础原料的成本。在新的历史阶段,氯碱等传统产业开始加快向现代石油化工转型,过剩的低端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快,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高端乙烯法聚氯乙烯产品为例,部分东部沿海化工企业近期都布局了新产能,随着这些产能的逐步释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张文雷说。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青岛化工在继续进阶。
沿着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这条路,海湾集团正调整产品结构,持续推进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向高端新材料生产的转变,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
在乙烯法聚氯乙烯这个领域,海湾集团目前年产量已高达80万吨,稳坐国内头把交椅,产品质量比肩国际一流,已在多个领域完成进口产品替代,成为国内聚氯乙烯第一品牌。
乙烯产业链还将继续延伸。海湾集团乙烯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在“十三五”末就开始了。瞄准高端聚苯乙烯在冰箱内胆、冰冷柜抽屉、空调外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海湾集团筹划了高端聚苯乙烯项目。近日,20万吨/年聚苯乙烯项目启动招标,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丙烯是石油化工领域另一类重要的原料,布局丙烯产业链是海湾集团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的另一条赛道。目前,24万吨/年高端聚碳酸酯用双酚A项目在建,15万吨/年环氧氯丙烷项目已完成技术转让和专有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双酚A下游主要产品聚碳酸酯已列入海湾集团“十四五”规划。以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为原料,海湾集团还将规划下游产品环氧树脂。
高端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都是目前市场需求大、依赖进口的高端化工产品,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高铁、特高压等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有重要应用。
青岛化工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向着精细化、差异化的高附加值方向演进。
平度新河化工园区海湾精化厂区。
海湾精化乙酰乙酸甲酯产品以99%高纯度抢下了全国维生素E乙酰乙酸甲酯市场的半壁江山。海湾精化的硅溶胶产品在国内催化剂等高端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8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欧洲等市场。
去年7月,农药制剂龙头上市公司青岛海利尔药业全资子公司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在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奠基。两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对标国际巨头拜耳新建4万吨/年农用化学品原料药及中间体。
“十四五”期间,青岛化工企业将步入发展新阶段。海湾集团将进入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转向高端新材料生产的转型突破期,带动青岛化工产业实现整体跃迁。
集群发展塑造新生态
现代化工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内部关联度高。青岛化工不仅要向高端进阶,而且要提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能力,塑造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上海化学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始于1996年。自1996年批准设立以来,上海化工区坚持“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保护、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为重点构建起了乙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系列,目前已成为集聚国际知名跨企最多、产业能级和产品关联度最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最先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
无论是从临港的天然区位优势还是后期的“一体化”规划建设,青岛化工产业园区的集群发展都可对标借鉴上海化工区。
纵观全球石化基地多布局于沿海,正是因为需要完善的港口设施配套。“港口是青岛化工发展的巨大区位优势,这种临港优势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不断显现。”张文雷说。目前,董家口化工园区是山东省内唯一背靠深水大港的化工园区。董家口港区已建成世界最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可停靠45万吨级油船原油码头,中石化在此建成国内首个300万吨LNG接收站,园区集海运、铁路、公路、长输管道等于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已然形成。
文章来源:《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网址: http://www.hxfygcygy.cn/zonghexinwen/2021/1013/504.html
上一篇:《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自选择性化学镀
下一篇:污水处理AO脱氮工艺的特点